第126章 廿七日
然而曹颉在军营里找不到军官,连士兵都找不到。
——这不废话吗!徐州军自然都是徐州人。如今廿六已过,自然都回家过年去了。营里只剩下十来个老弱残兵在看守兵器库。
曹颉让这几个老兵全都去找自己的长官,请他们营房里来吃酒领赏。
到了中午终于找来了五十几个百夫长。就用昨日宴席的酒菜。
吃不了几盏,小曹公子先就提起说有人要害曹家,如果诸位能帮助我家度过此次的难关,我家,甚至左氏,都有你们大好前程!
“就算有什么麻烦!”曹颉“哗啦”一下打开随身的一大箱金子,说道:“我曹家也断不会让各位吃了亏去……”
在座军官全都面面相觑,一片鸦雀无声。
正在此时,只听城门一声号炮响。
街上随即传来一阵人马杂沓啸叫的声音。
众将一时不知就里,拥出门去观看!
曹二公子却注意到其中一人明显想溜!上去一把搂住对方,假亲热地向那人敬酒!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街上的噪音忽然安静了下来。曹颉于是想回座继续逼着军官们表态,他家的亲信却上来对他耳语了几句。
听了那亲信的话,曹颉吓了一跳,看着对方的脸愣了一下方转过头来对军官们说道:“请诸君先移步刺史府,必有重谢!”
说完,曹颉就想挟持着这帮人赶回自家。
谁知刚一出门,街上的人群却堵的铁桶一般,寸步难移。打听之下才知道是徐州牧的大公子正带人去抓捕糜乂父子!
一直以来羊氏都龟缩与自家宅邸之中。今日却明火执仗地去捉拿已经投靠了上庸的糜家?——曹颉大感不妙!但他只能等着人群散去,才能带人马赶往刺史府。
他当然急如星火,然而小军官们面面相觑,全都不想去凑这样一个热闹,不肯走!
正在这时,堵在街面上的人群忽然散开,说是青州牧褚大人带着圣旨和军队进徐州讨伐曹德芳……
曹颉身后的徐州军官们一听有诏书,立刻就一哄而散,转眼间军营里就只剩下刺史府的人了。
军营离刺史府实际也就不到五里地的距离,但青州军源源不断的挤满了徐州的官道。曹颉等不得不绕道小巷,在沟渠之间一路前行,竟走了近一个时辰。
此时的公孙戎已经带着一千多西军赶到刺史府,但只赶上被包围而已。
匆忙间,刺史府放出一只鸽子。
眼看着那信鸽振翅飞向天空,府外却飞来数支羽箭,将那信鸽射了下来。
鸽子的惨叫和曹大公子的惊叫声同时响起,躲在隔壁的民居里的曹颉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青州军爬到百姓的屋顶上才抓住受伤的信鸽,跑回来送给长官。曹颉远远地看见这条通路尽头一身形俊逸的男子正骑在一匹黑白相间的高头大马上,毫无疑问就是青州牧褚琳。
褚大人年轻时是京城出了名的美男子,也曾被推荐去争晋阳公主的驸马。但褚父当时只是普通官员,一到田太尉之子要争晋阳驸马的消息出来,像褚家这样家世普通的全都惧怕得罪田氏,还未开始就直接放弃了……
只见青州牧大人正在徐州刺史门口宣读圣旨。内容无非是官逼民反造成海州之乱,事后为掩盖过失而勾连党羽谋图徐州刺史一职等……
曹德芳当然不会自觉出来领旨!所以青州军很快就以大木撞刺史府的大门。
刺史府大门的坚实程度当然比不上城门,大木一撞立刻就倒在了地上,扬起一片灰尘。
但府内依旧鸦雀无声。
外面的青州军只能先冲进去再说。
一冲进去,立刻就遭到羽箭的攒射,不得不退了出来。
青州军就把攻城用的投石机和连发弩开动了起来,向府内投射!
按说这些都是杀伤力强大的攻城利器,但府内依旧一点反应也没有!
没有衣服撕裂和肉体撞伤的声音。
也没有受伤之后的惊叫咒骂和呻吟。
除了木器损坏之外,什么声音都没有……
一众青州将领立刻反应过来,开始到处去找另外的出口。
刺史府是当初买的现成房子,只有正门外侧是平整开阔的街道,两侧和后面都是层层叠叠自然形成的民居小巷。
也正因为这样特殊结构的民居结构,曹颉他们才有机会暗自潜回自家附近而不被发现。
——虽然后侧的巷道也能进军队,但这房屋结构如此复杂,青州军也吃不准密道出口暗藏在哪里,只能硬着头皮进院子开路。
刺史府正堂前果然空无一人!
偌大的刺史府至少应该有个二三百人,这么快就空了只能是有暗道啊!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要冲进去搜寻密道口。褚琳却深知此时耽误的任何时间都有可能成为曹氏脱逃的机会!只稍一皱眉,他就下令火烧刺史府!
木结构的房子最怕的就是失火,因为烧起来根本控制不住,殃及周遭百姓是必然的!
然而这场火还是烧了起来!
因为与上庸直接翻脸的代价,朝廷经受不起。所以无论徐州刺史如何罪恶昭彰,都不能将此事拖入司法角力之中。
所以,成了,就是逆犯曹德芳交出项上人头,自己得了安定徐州的功劳,顺利登上徐州牧的位置;败了,就是一个清清白白的徐州刺史活着逃出了天罗地网,那么今日之事就全是他褚琳矫诏擅动军队,罪在不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