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仵作验尸得出的结论,众卿看看吧。”刘宏话落,随侍宦官便将验尸报告送到了为首的太中大夫手中。
太中大夫常纠看完,沉默不语,又传给后面的人。
待众人一一看过之后,谒者仆射孙彦首先发言:“陛下,此结论只能证明死者死于大火,并不能证明死者的身份便是那贼首张角。”
对此,刘安回以刚刚和刘宏说过的话,让他们拿出证据证明死者并非张角。
这下众人哑口无言了。
只是沉默片刻后,依旧一口咬定那张角头颅是假的,坚决让刘安拿出证据证明那人就是张角。
双方争执不下,刘宏看了半天热闹后,以此事交由廷尉细查,待查证后再论结束了争执。
刘宏处理了半天的公务也有些乏了,起身打了个哈欠,遣散众臣,准备去找爱妃们解解乏。
在场的言官见天子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成体统,想劝,但也知道自己根本劝不动,索性纷纷告退,快速离去,眼不见为净。
眨眼间,堂下就只剩下刘安一人还立在那。
刘安见众臣都走远了,才微微躬身,请求刘宏:“陛下,臣有一不情之请,还望陛下恩准。”
“说来听听。”刘宏坐在卧榻上,心里却在想着等会去找谁快活,根本就没将刘安的话放在心上。
“臣前后平叛数月,收拢十数万黄巾降卒,臣恳请陛下,宽恕这十数万降卒。”
原本心不在焉的刘宏,闻听此言,顿时瞪大了眼睛。
倒不是为十几万叛贼惊讶,而是刘安为叛贼求情的举动,让刘宏本来安放的心悬了起来。
他竟然为叛贼求情!难道真如那些言官所说……与张角勾结?
须臾间,刘宏收起脸上的惊诧,见刘安始终低着头并未注意,便恢复了之前的漫不经心,悠悠道:“不过一群黔首,怎也劳烦刘卿挂怀啊?”
刘安低着头并未直视刘宏,自然未注意到刘宏眼中一闪而过的神色,只是如实回道:
“陛下有所不知,臣此前派使者于那张角交涉,那张角同意投降的条件,便是不杀降卒。只是想必他也清楚,陛下曾下旨,独张角不赦,因此才自焚于县衙,也好过阶下受辱。”
刘宏见刘安说的坦然,面上毫无心虚之情,心不由放下了些许。
想想也是,若真与叛贼勾结,还敢放下兵权孤身入宫?
倒是自己过于紧张了。
“原来如此,刘卿当真有情有义之人也!那张角都死了,刘卿还要信守诺言,殊为难得。”
说着刘宏话锋一转:“只是,兹事体大,朕需与众卿商议过后才好定论。”
“唯。”刘安顺从的稽首作揖,接着又道:“还有一事,望陛下明查。”
“刘卿但讲无妨。”经过刚刚的情况,刘宏也不敢掉以轻心了,他现在只想赶紧打发走刘安好去找爱妃快活。
“卢尚书年事已高,恐难逾牢狱之灾,臣仅以同乡之谊,恳请陛下从轻发落。”
刘安为卢植求情,却绝口不提卢植是对是错,只以年事已高请求轻罚。
卢植如今已六十又三,在这个时代绝对称得上高龄了。
刘宏闻言,大怒,指着刘安吼道:“好你个刘安!就不怕朕治你个结党营私之罪么!”
刘安头垂的更低,态度更加恭谨,声音却铿锵有力:“但凭陛下处置!”
见此,刘宏却笑了,亲自走到堂下,扶直了刘安的身体。
“哈哈!朕准了!”
当即吩咐下去,释放卢植,官复原职。
语毕,也不再理会刘安,迫不及待的找他爱妃去了。
此前关羽将左丰与被刘安斩了的小黄门的罪证呈给刘宏后,刘宏便知道自己误会了卢植。
可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天子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已经下旨关押卢植,怎么能无缘无故又释放呢?
难不成下罪己诏,承认自己错了?天子不要面子的吗?
于是这事就一直拖着。
刘宏并非不晓得卢植忠心,也承认他打仗很厉害,不然又怎么会黄巾之乱一爆发,就把闹得最厉害、作为黄巾大本营的冀州战区交给卢植呢?
只是当时受惊过度,又一时误信谗言,下了错误判断而已。
闲暇之时,刘宏也曾动过一丝恻隐之心,那老头年龄那么大了,别死在监狱里。
可手底下一群没眼力劲的官员,纵是为卢植求情,也要踩一捧一,把卢植捧得什么错都没有,把他这个天子贬的一无是处,这群人该杀!
刘宏大怒之下,自然不可能释放卢植,那不等于承认那人说得对吗?
直至今日,原本已经有些不耐烦的刘宏,见刘安竟然说出如此妙语,当下心怀大慰。
既聊了一件压在心里的事,省的以后那群犯颜直谏的直臣再打扰自己。
也为手底下有刘安这般善意人意,懂得为君上排忧解难,能力还非常高的妙人开心。
刘宏带着手底下一群人走了,刘安也拍拍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在官宦的引领下出宫。
平安回到落脚的官舍,铁卫见到刘安全须全尾的回来,才放下心来。
之后几天,刘安都待在官舍,虽然不能出去,但有人供应吃喝,在官舍内可自由行动,刘安倒也乐得清闲。
忙碌那么久,刘安难得有如此清静的时候,也算是好好休息了一下。
闲来无事,便坐在窗前,看窗外繁华洛阳的人来人往。
如此过了四五天后,外面的看守愈发松懈,人数也减少到了只剩寥寥几个。
刘安让铁卫试探着出去,也未遭到拦截,那些人就像是摆设一样,象征性的守在那,却啥也不管。
在官舍闲了十天后,刘安也成功走出了官舍。
当真没人管,刘安索性直奔自己在洛阳的宅子,寻到章迁打探进来的情况。
时值九月下旬,席卷大半个汉王朝的黄巾之乱,竟然比历史上早了一个多月被平息了。
此时此刻,南面的皇甫嵩与朱儁部,已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北面的董卓部也平定了北方所有叛乱,捷报已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师。
至于刘安被朝臣弹劾一事,章迁也从小道消息得知,是从那董卓往袁府送了密信开始,朝中才涌现出一波又一波弹劾刘安的奏疏。
喜欢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请大家收藏:(www.remen2019.com)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热门小说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